(Cii.中国2025年7月21日讯)截至2025年7月,埃隆·马斯克旗下SpaceX的星链卫星网络已部署超6000颗卫星,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低轨星座系统。中国近期公开将星链定义为“国家安全刀锋”,并披露针对性反制技术,引发国际对太空军事化加剧的担忧。
星链在俄乌冲突中为乌克兰提供关键通信支持,其抗干扰能力和实时情报传输功能凸显军事潜力。中国军事专家指出,星链卫星数量庞大、覆盖全球,可能被美军用于侦察、导航甚至武器制导,威胁中国太空资产安全。2025年1月,南华早报报道称,中国航空航天专家吴云华团队通过模拟实验,仅用100颗卫星在12小时内瘫痪近2000颗星链卫星,其核心手段包括激光武器、微波攻击及基于捕食算法的AI集群协同,可快速锁定并摧毁目标。
中国已研发多维度反卫星能力:2024年开发覆盖40MHz至千兆赫频段的电磁频谱监测设备,实时干扰星链信号;通过反卫星导弹或“自杀式卫星”制造空间碎片,但更倾向非接触式手段;同时推进自主卫星网络“GW星座”计划,计划2035年前部署1.3万颗卫星,构建军民两用低轨网络,2025年已成功发射51颗试验星。
中俄合作对星链施压,通过电子干扰和网络攻击削弱其稳定性,俄军还利用“柳叶刀”无人机打击地面终端。星链与美军“星盾”系统深度绑定,2025年6月因太阳风暴异常坠落,被质疑遭“定向攻击”。中国提出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”理念,呼吁制定国际太空交通规则,但美中技术标准竞争使多边协议难达共识。
分析认为,星链军事化与商业化矛盾加剧地缘紧张,中国“国网计划”加速布局,试图以政府主导模式打破垄断。若冲突持续,近地轨道或成“超级垃圾场”,全球通信与航天安全面临系统性风险。